刀锋

作者:毛姆

今天把毛姆的「刀锋」读完,这本书和「月亮与六便士」都给了我同样的触感:「为什么有的人能这样生活下去呢?」。这两本书的主人公都追求着不同于普通人生的生活,他们不惧世俗的眼光,都只是过自己想过的生活。

但是我觉得「刀锋」相对于「月亮与六便士」而言要相对温和些。拉里作为一个「战争英雄」的角色进入到读者的眼中,他本拥有着「不错的」未来,但是他却执意放弃原本的生命节奏,取消订婚,不断地读书、体验生活、拜访导师,去寻找生命的真谛,最终「散尽家财」,过上普普通通的生活,只为寻求自己生命的真谛。

拉里传达给我的消息现在想来其实很简单:「生命属于自己,不要随波逐流」。

我们时常也用这句话安慰自己,告诉自己不必去比较、不必去在意别人的看法,但是往往无法做到,我们就是无可避免去把自己周边的人作比较,就是在意A有几套房、B工资几何、C结婚生子。每个人的人生都只有一次,也许父母朋友会把各种道理摆上台前,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诫我们要听从劝告,只是我们要有分别的去对待这些「道理」。

每个人都希望寻求自己生命的真谛,在生命的种种挫折之下,我们往往服从于生活,我们希望过上跟别人一样的生活,放弃了自己的特异性。这种放弃同样也给了我们束缚,我们要把自己跟别人摆在一起,我们会去在意别人有什么而我们没有,这样我们就感到焦虑;在意我们有什么别人没有,我们就感到优越。这种比较我有时觉得是人生而既有的东西,我们一生追求的无非就是平和而已。

在经历种种「焦虑症状」突发之后,我发现自己依然无法放下这些比较,因为这种躺平并不是为了寻求告解,只是为了躺平而躺平而已,很难受,很纠结,很焦虑。思考的习惯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自己要努力一些,只有真切感到焦虑发作的时候才会告诉自己要平和,身体的习惯却只能堕落性质地躺平。一切都处在违和的状态之下,却一次次在冲突之中寻找出口。

我们未必能做到大彻大悟,拉里在最后也没有说一定做到顿悟,只是在平常的生活之中继续体验、继续思考、继续总结。

我认为生活就是为了一次一次的「体验」,我们要更多地尝试新鲜的实物、去认识新鲜的人、去看看新鲜的地方。在到达生命尽头之前,永远保持好奇心,不是为了势利地前进,而是为了与世界更多次地握手。我们未必能体会到成功者地生活,但不能体验到的生活亦不可强求。

越过刀锋实属不易,因而智者常言救赎之道艰辛。